主要行业
-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
-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
-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
-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
-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
-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
-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
-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
-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
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
股票名称: | 股票代码: | 分享时间:2017-11-10 11:16:34 |
研报栏目: 机构资讯 | 研报类型: ![]() | 研报作者: 天天 |
研报出处: 博览财经 | 研报页数: 18 页 | 推荐评级: 无 |
研报大小: 1,857 KB | 分享者: liu****dy | 我要报错 |
《周行长“诉苦”:“各利益群体干扰”货币政策,宏观调控难有纠偏时间窗口!》:央行行长职位不好当,央行货币政策“宏观审慎”道路也不好走:首先,各大利益集团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会造成了一定的干扰,甚至还会迫使央行在特定时期因为一些特别的应急事件,而放弃其原本的宏观调控目标。http://www.hibor.com.cn【慧博投研资讯】2015年前后泛金融自由化,是中国各种金融风险集体暴露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源。http://www.hibor.com.cn(慧博投研资讯)央行自身的改革试错也会影响到其货币政策的选择和执行。此外,中国金融领域除了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金融风险外,还可能面临着“灰犀牛”。当下央行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是与“宏观审慎”联系在一起,另一方面这是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:也就是,央行的货币政策要金融部门收紧银根,同时又要满足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。然而,由于上述因素存在,央行的宏观调控很难有纠偏的时间窗口。
《“金融创新”节奏脱离实体现状致改革受挫,加大“金融开放倒逼国内改革”!》:当下,中国实体经济在融资方面存在两大问题,并且都没能通过“金融自由化”得以解决:其一、中小微企业的“融资难”、“融资贵”等问题。其二、国有企业高杠杆、僵尸企业大而不能倒,消耗大多数社会资金资源从而给中国经济带来结构性问题。对此,博览研究员注意到,如今正在加大金融对外开放,借此“倒逼国内改革”。这不得不认为是,由于国内自身的改革受阻,现在试图引进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模式。中国实体也好,国有企业也好,根本出路还是改革。现在看来,这个方面的问题才刚刚开始解决。在博览研究员看来,中国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出现的问题集中到一个核心,那就是,金融如何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。目前我们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在制度上预防金融风险的机制,因此中国加快对外开放,希望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模式。但是能不能够克服,我们后续还有待观察!
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06-1866 举报邮箱:hbzixun@126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