扫一扫,慧博手机终端下载!
位置:首页 >> 机构资讯

研究报告:博览财经-首席银行内参第2879期-171110

股票名称: 股票代码: 分享时间:2017-11-10 11:16:34
研报栏目: 机构资讯 研报类型: (PDF) 研报作者: 天天
研报出处: 博览财经 研报页数: 18 页 推荐评级:
研报大小: 1,857 KB 分享者: liu****dy 我要报错
如需数据加工服务,数据接口服务,请联系客服电话: 400-806-1866

【研究报告内容摘要】

《周行长“诉苦”:“各利益群体干扰”货币政策,宏观调控难有纠偏时间窗口!》:央行行长职位不好当,央行货币政策“宏观审慎”道路也不好走:首先,各大利益集团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执行会造成了一定的干扰,甚至还会迫使央行在特定时期因为一些特别的应急事件,而放弃其原本的宏观调控目标。http://www.hibor.com.cn【慧博投研资讯】2015年前后泛金融自由化,是中国各种金融风险集体暴露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根源。http://www.hibor.com.cn(慧博投研资讯)央行自身的改革试错也会影响到其货币政策的选择和执行。此外,中国金融领域除了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金融风险外,还可能面临着“灰犀牛”。当下央行的货币政策一方面是与“宏观审慎”联系在一起,另一方面这是服务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:也就是,央行的货币政策要金融部门收紧银根,同时又要满足实体经济对资金的需求。然而,由于上述因素存在,央行的宏观调控很难有纠偏的时间窗口。
 《“金融创新”节奏脱离实体现状致改革受挫,加大“金融开放倒逼国内改革”!》:当下,中国实体经济在融资方面存在两大问题,并且都没能通过“金融自由化”得以解决:其一、中小微企业的“融资难”、“融资贵”等问题。其二、国有企业高杠杆、僵尸企业大而不能倒,消耗大多数社会资金资源从而给中国经济带来结构性问题。对此,博览研究员注意到,如今正在加大金融对外开放,借此“倒逼国内改革”。这不得不认为是,由于国内自身的改革受阻,现在试图引进国外先进的理念和模式。中国实体也好,国有企业也好,根本出路还是改革。现在看来,这个方面的问题才刚刚开始解决。在博览研究员看来,中国金融部门和实体部门出现的问题集中到一个核心,那就是,金融如何有效服务实体经济的问题。目前我们还没有完全建立起在制度上预防金融风险的机制,因此中国加快对外开放,希望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模式。但是能不能够克服,我们后续还有待观察!

推荐给朋友:
客服电话:400-806-1866     客服QQ:1223022    客服Email:hbzixun@126.com
Copyright@2002-2025 Hibor.com.cn 备案序号:冀ICP备18028519号-7   冀公网安备:13060202001081号
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,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,请联系我们,谢谢!

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806-1866 举报邮箱:hbzixun@126.com